雨停了,我和孩子一起去看父母。他们都七十多了,每天还早出晚归地忙着。没办法,父母这一代从苦日子里走过来吃惯了苦的人是闲不住的,不让他们干活,他们难受,不自在。在他们的观念里,只要能干动是不会早早地懒散躺平指望着女供养,在他们的潜意识里,靠天靠地都不如靠自己,年纪大了还想自力更生。
人老了,如果身体允许,我觉得最好忙点什么,量力而行,别光闲坐着躺着,勤活动活动是个好事。所以父母一如既往地辛苦,我很支持他们,但免不了担心,每每交代他们不要太累,注意身体,只是提醒总是没用,好在他们虽然累还是很高兴的。“镇大岁数了,出去接触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,比闷在家里开心得多,还能学到很多,连智能手机的很多功能我基本都会玩了。”说起这些,父亲不无得意。父母有个好身体,又能老有所为,老有所乐,我很高兴。
我们走的是一条小路,路过一户居民区,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婆婆坐在门口,见我们走过来,竟和我们打招呼:“出去转转啊。”我一愣,随即答应着:“哎,您老在家啊!”老婆婆笑了:“在家,在家。一会儿来玩啊。”我忙说:“好,好。”
到了父母家,父母见到我们很高兴。我们提起老婆婆,孩子问我:“你认识她?”我摇头。“那你还理她?”
“认识不认识的,恁大岁数了,说句话嘛。起码的礼貌总得有吧。我们经常在这儿过,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个老婆婆总是一个人在门口坐着?”
展开剩余66%孩子想了想:“好像是。她坐门口干啥?”
母亲说:“说来话长,人老了,什么都干不了的时候,便觉得自己没用了,担心会成为家人的负担,会自卑,会变得很脆弱。家里人迫于生活,往往只顾忙,有意无意会忽视他们,每当这时,他们这种孤独感无奈感会更强。
“其实老人这个时候需要的也不多,他们渴望家人经常和自己聊聊天,家长里短地说一说,这样他们会觉得安心,觉得自己没有被家人边缘化。可惜的是大家都疲于奔命,没有恁大精力和耐心经常和老人们闲唠。老人们大多都怕给子孙添乱,所以就想着人家不说咱不问,省的问的不是了惹人嫌……
“在家里再郁闷也不愿多言,难免不舒坦,门外热闹啊,坐在门口,看着人来人往,听着各种声音,就不想恁些了,心里也好受些。”
听着母亲的话,我心里满是酸楚和凄凉。“怎么会这样?”孩子似懂非懂,喃喃自语。十几岁的少年头顶满是阳光,怎么可能懂得人生的沧桑?
“老了,都没用了。”母亲偷偷地擦了擦眼角。
“俺们不会让你和外爷这样!”孩子拉起母亲的手认真地说。我跑过去坐到母亲身边:“对呀,咱们家不会这样!再说,你们身体好着哩,过几年娃们结婚,俺们忙,你们还得帮忙招呼小宝宝!”父母笑了……
还记得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,我们每天都会看到一个老爷爷,早上,我们去时,他搬着一个小马扎已早早来到幼儿园外面的路边,就那样一个人默默地坐着。下午,我们要回家了,他还一个人在那儿静静地坐着,任凭秋日的斜阳把他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。马路上人来人往,热闹极了,可周围的一切都似乎与他毫无关系。
后来有一次听见他对一位老太太说:“老伴不在了,儿女们都忙,回去也是一个人,不想一个人待在家里,没有一点声音,心慌。”
好多年过去了,老人独坐的身影和落寞的话语,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。人到老境真可怜,最怕身不由己,无人问津。你看,我刚才随便答应两句,老婆婆就那么高兴!
从我家到父母家,步行不过二十分钟,骑电车不出五分钟,虽然近在咫尺,可是总被琐事所绊,还是不能时时相见,常伴左右。
想到这里,我不由得唏嘘:“当我们老了,又会怎样呢?”
作者简介:李玉娟,河南邓州人。爱生活,爱分享。爱看五花八门的书,乐于体验不同的生活,喜欢了解众生百态;爱运动,纵享轻松的同时保持美好的心态;爱四处走动,饱览各地独特的风情,了解不同的风俗文化。
发布于:河南省融丰配资-平台配资炒股-如何股票配资-股市杠杆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